法可夢學院
-
2025/4/17
法可夢 2024 小樹計畫|人物專訪
受訪者|謝子建律師
訪談者|羅日璋
從科技案件轉向行政與公益案件
謝子建律師原本擁有資訊背景,卻選擇走上行政訴訟與公益案件之路。當被問及為何未專精於科技案件時,他坦言:
「科技案件雖然收入較好,但大多是專利、公司設定等結構單純的議題,少了人性的糾葛與故事。我覺得那樣的工作缺乏趣味,也無法豐富我的人生閱歷。行政與公益案件雖然辛苦,卻能看到社會不同面貌,讓我有更深刻的體會。」
他也補充自己幾乎不接刑事案件,因為他認為台灣法治已有一定水準,多數人可透過自白或國家機制處理,不必動用律師。
印象最深的一宗案件
在眾多辦案經歷中,有一宗令謝律師至今難忘:
「我曾處理一件國中女生控告老師性騷擾的案件。深入了解後發現,她從小五到國一多次提出不實指控,只是為了逃避上學、跟爸爸四處遊玩。這個孩子的家庭狀況特殊,父親年長且溺愛,母親則已離家。最終她甚至對我產生敵意,說見到我會害怕。」
謝律師坦言,這是一場內心極大的掙扎。他身為律師必須保守當事人秘密,同時又明知事實有異。最後他選擇以中性的方式撰寫訴狀,交由檢察官進一步查明。他感慨地說:
「我最在意的其實是這個孩子。如果她在這件事上得逞,將來可能會走上錯誤的道路。但律師的角色不是懲戒者,只能守住專業底線,希望不傷害無辜,也不讓錯誤延續。」
律師的工作態度與基本技能
關於律師應具備的態度,謝律師認為要因應不同領域有所調整。他表示:
- 商業法領域需要高度的耐心與條文熟悉度;
- 民事或公益案件則需對人性有高度敏感度與同理心;
- 每一位律師都應該懂得與當事人溝通,幫助他們釐清真正的需求。
「很多人來找律師其實情緒很亂,不知道自己要什麼。例如離婚案,有人只是想對方道歉,有人則是爭取小孩。律師要先聽懂,再幫助他們看清結果。」
此外,他也認為律師要懂得適時推銷與保護自己:
「有時候也得讓當事人知道你的努力,把你所做的苦工呈現出來,贏得對方的尊重。」
生活與家庭:律師下班後的世界
謝律師育有四名子女,日常生活多圍繞家庭打轉。他笑說:
「我把孩子的活動排得很滿,幾乎所有時間都在陪伴他們。偶爾看看電影、打電動是我的放鬆方式,但時間不多。」
他提到,有些律師會參加公會社團、讀書會等,也是不錯的生活調劑。
「這樣的活動不一定要與法律相關,才是真正的興趣。」
人脈的建立:真誠比社交更重要
謝律師選擇不參加政治活動或公開社交場合,也不熱衷發名片。他認為律師的最大人脈,其實來自生活本身:
-
2025/4/16
法可夢 2024 小樹計畫|人物專訪
受訪者|謝子建律師
訪談者|羅日璋
在法律界人才輩出的時代,擁有資訊背景的謝子建律師,選擇走上一條與本科專業截然不同的法律道路。他不僅成功轉職為律師,更在備考過程中發展出一套自我調適與高效學習的方法。此次專訪,我們邀請他分享轉職歷程、國考準備心法,以及如何在高壓環境中保持身心平衡。
從工程師到律師:轉職的關鍵思維
謝律師原為台灣大學資訊管理系畢業,起初從事工程師相關工作。談起當初轉行的動機,他坦言自己並非一開始就對法律懷抱憧憬,而是在工作幾年後,逐漸意識到自身在資訊領域的適應性與發展性未如預期。
「以前有同學說我可能比較適合法律,不過我當時並沒有太在意。但時間久了,我發現自己對資訊領域的熱情有限,加上當時沒有太大的經濟壓力,就決定給自己一個機會,換個跑道看看。」
正因為沒有家庭與經濟負擔,謝律師選擇辭去原本工作,全力投入法律學習。他回憶,這段轉職過程雖然艱辛,但也讓他找到屬於自己的方向與熱情。
多元學習、舒壓兼顧:研究所的養成過程
進入研究所後,謝律師選擇了不同於傳統「拚命讀書」的學習方式。他表示:「我對每一門課都抱有興趣,不只修法律課,也修社會學、心理學,甚至是當時國考還沒涵蓋的課程,比如證券交易法、消費者保護法等。」
這樣的學習方式不僅擴展了視野,也讓他能從不同角度理解法律案件背後的社會脈絡。「有些課程雖然與考試無關,但能讓我在繁重的法律必修中找到喘息空間,舒緩心理壓力。」
他特別提到「強制執行法」這門課:「雖然它在國考中的比重不高,但在實務工作中極為重要,我也很重視這類實務導向的知識。」他相信,誠懇投入每門課程的態度,不僅讓教授欣賞,也培養了扎實的法律基礎。
有效備考:關鍵在「掌握重點」
關於國家考試的準備,謝律師的策略是「不求全讀,重在理解與策略性應對」。他坦言,人的精力有限,不可能將補習班講義逐字讀完。「那樣不僅效率低,也不利於考試實戰。」
他的建議是先掌握每一科的關鍵概念與高頻題型,針對自己不擅長或學校未涵蓋的部分報名補習班,加強弱點。「補習班的講義整理得不錯,但不能被補習節奏綁住。考試重點在於思考與論述,這是補習之外要自己練習的。」
他回憶起考試情境:「當年的題目有一半我沒見過,剛看到時完全摸不著頭緒。但我知道不能慌,花幾分鐘重新審題,猜測出題邏輯,翻法條尋找線索,然後再整合記憶與推理去作答。」
在他看來,考試並不是單靠記憶就能過關,更重要的是臨場應變與條理清晰的答題策略。「有些答案不是你學過的,而是你能否推理出來,這才是關鍵。」
-
2025/3/28
簽訂租賃契約後,房東與房客原則上不得任意解除租約,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例外允許你無需扣押金,
也不用賠償的終止租約。-
依據《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1條第1項第1款規定,
如果因為疾病或意外需長期療養,
房客可提出醫師診斷證明,
並提前三十天通知房東終止租賃契約。只要符合這些要件,
房東就不得要求賠償,更不得扣押金。
這是法律上房客所擁有的合法權益。-
然而,如果退租理由不符合上述的相關規定,
就需要回到租約本身,
檢視是否有提前退租的相關條款。若租約明定不得提前解約,
房東有權要求支付剩餘租金直至租約期滿。
這時候,房客只能慢慢與房東協商退租條件。-
為了避免爭議與損失,
建議在簽約前仔細審閱條款。
如果對於租約遇到問題卻不知道如何處理,
法可夢的60位專業律師仍舊在線上等著你! -
2025/3/26
這場講座將從「法律角度」拆解詐騙案件,帶你掌握資金追討關鍵,避免成為下一個受害者!
講座內容搶先看-
報案 ≠ 追回款項! 金流追蹤+法律行動,雙管齊下!
-
刑事 vs. 民事手段? 讓詐騙犯付出代價,追回你的權益!
-
實務案例解析! 該怎麼提告?該找哪些單位協助?
你的錢不是被騙了就沒救!了解法律工具,掌握追回關鍵!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被詐騙怎麼辦?錢還能拿回來嗎?
-
講師:李國仁律師
-
時間:2025.04.15(二) 19:30 - 20: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300元
-
-
2025/3/26
考試時間不夠?寫再多還是拿不到高分?
別再盲目寫題,掌握高分解題四大關鍵,讓你的答案更具層次,精準得分!
講座內容搶先看-
寫題四大訣竅:意義、舉例、實益、爭議,完整架構提升答案質量
-
答題關鍵技巧:如何用案例提升說服力,讓改題老師眼睛一亮
-
避免常見失誤:從考題分析,看哪些錯誤最容易扣分
- 黃金時間分配法:學會分配作答時間,避免寫不完、來不及收尾
《法可夢線上生活法律講座》
-
主題:律師國考全攻略 (二):寫題技巧 × 時間分配,高分關鍵解析!
-
講師:張家豪律師
-
時間:2025.04.08(二) 18:30 - 19:30
-
形式:google meet
-
費用:300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