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知識短影音
-
2025/4/25
你遇過這種恐怖主管嗎?
除了平時給予過量的工作之外,
還會用難聽的話羞辱員工,
甚至已經到了職場霸凌的程度!
很多人第一時間會想到「不如離職吧」,
但…你可能還有更好的方法可以處理!
-
根據《職業安全衛生法》和《職業安全衛生設施規則》,
雇主有責任提供安全、健康的工作環境,
這當然也包含了預防職場暴力的措施。
-
雖然現行法律沒有明確定義「職場霸凌」,
但從綜合法院判決跟相關行政指引來看,
職場霸凌指的是
「勞工在職場上遭受主管或同事,
利用職位或優勢持續不當的對待,
並超過一般社會能接受的範圍。」
-
職場霸凌不只是肢體攻擊,
也包含了言語上的傷害。
根據規定,雇主應該建立暴力預防措施,
像是訂定反霸凌政策、提供匿名檢舉管道,
甚至安排相關教育訓練,
來防止這類事情發生。
-
如果你正深陷於職場霸凌的困擾中,
可以先試著向公司內部的人資或職安單位反映。
如果公司不處理,
那就蒐集相關證據,向主管機關檢舉,
甚至透過起民事訴訟求償!
-
遇到這種情況,千萬別默默承受,
勇敢站出來,捍衛自己的權益。
法可夢與你站在同一線,一起對抗職場霸凌!
-
2025/3/28
簽訂租賃契約後,房東與房客原則上不得任意解除租約,
但在某些特殊情況下,法律例外允許你無需扣押金,
也不用賠償的終止租約。-
依據《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第11條第1項第1款規定,
如果因為疾病或意外需長期療養,
房客可提出醫師診斷證明,
並提前三十天通知房東終止租賃契約。只要符合這些要件,
房東就不得要求賠償,更不得扣押金。
這是法律上房客所擁有的合法權益。-
然而,如果退租理由不符合上述的相關規定,
就需要回到租約本身,
檢視是否有提前退租的相關條款。若租約明定不得提前解約,
房東有權要求支付剩餘租金直至租約期滿。
這時候,房客只能慢慢與房東協商退租條件。-
為了避免爭議與損失,
建議在簽約前仔細審閱條款。
如果對於租約遇到問題卻不知道如何處理,
法可夢的60位專業律師仍舊在線上等著你! -
2025/2/27
現在的租屋市場中常常可以見到,
租約中約定電費每度五塊或五塊以上,
或是直接約定每月總電費,
但你知道這樣的契約可能已經違法了嗎?
-
根據《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第六點規定
如果是以「用電度數」計費
房東不能收取超過當期「每度平均電價」
如果不是以「用電度數」計費
每月收的電費不能超過這間租屋的「每期總電費」
如果契約違反這樣的規定,就是違法。
換句話說,房客可以要求電費應該按平均電價來收,
或是不可以收超過電費單上的總電費。
-
除此之外,簽訂租賃契約時,
我們應該要留下日後協商的證據。
像是可以
*錄音紀錄簽約過程
*列一份物品點交清單,把家具和設備的使用方法規範清楚
*拍照存檔作為簽約時房屋現況的證明
*以匯款方式繳交租金,留下銀行紀錄
這些小細節都可以在日後發生爭議時,
解決日後舉證困難的難題。
-
如果真的遇到無法解決的問題,
其實還有許多管道可以求助,例如:
* 上「法可夢」找專業律師諮詢
* 向行政院或地方政府的消保單位申訴
* 向區公所聲請調解
* 向不動產糾紛調解處委員會申請調處
* 撥打法扶專線
-
2025/2/21
近年的氣候相當異常,
大家是否還記得強颱康芮颱風,
災情重創台灣,不但許多路樹倒塌,
很多人家中的窗戶也被吹破,甚至陽台也差點被吹走!
-
如果在外租屋遇到這種情況,
到底該由房東或是房客來負擔修繕義務呢?
根據民法第423條規定,租客在租約期間內,
應保持租賃物合於約定使用、收益的狀態。
除了契約另有訂定或另有習慣之外,
租賃物的修繕責任應由出租人負擔。
也就是說
房東原則上應該要負責修理房屋本身的損壞!
-
「但這樣對房東而言,似乎不太公平?」
或許有些人心中會浮現這個疑問,
平時房屋是租客使用,理應由租客來負責修繕才對。
其實,法律上有規定,
如果房屋損害屬於可歸責於承租人之事由時,
房屋應由承租人負責修繕。
(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之應記載事項第九點第一款)
-
如果房東置之不理修繕義務,我該怎麼辦呢?
如果房客催告房東進行房屋修繕,房東卻置之不理,
我們可以依照相關規定,先選擇自行修繕,
再從租金中扣除修繕費用喔!
民法 第430條
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事項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 第8條
-
最後還要提醒各位租屋族,
房屋的損壞要在第一時間通知房東!
若是怠於通知導致不能及時修繕,
還有可能要賠償房東因此增加的損害喔!
-
2025/1/3
在外租屋除了注意地點、房型、租金外,
也別忘了最後的「魔王關」!
租賃契約是每個租屋人都要面對的難題,
面對許多條款,到底該如何確定契約是合法且有保障的呢?
-
租屋鬼故事
你聽過「房東保有隨時調漲房租的權利」的條款嗎?
其實這類的條款是不合理的,
根據 #租賃住宅市場發展及管理條例 第5條規定,
房東跟房客之間是消費關係,
適用 #消費者保護法,所以租約必須遵守相關規定。
而且依據 #住宅租賃定型化契約應記載及不得記載事項 規定
房東在租賃期間不得藉由任何理由要求調漲租金!
-
租屋防身術
第一招:契約範本對照
如果不懂契約與法條規定,
我們可以上行政院網站下載「#住宅租賃契約書範本」,
對照房東提供的契約,看看是否有不合理的條款,
或是漏未約定的重要權利義務關係。
第二招:內政部法扶諮詢
自113年8月1日起,內政部委託法扶基金會,
開設了「租屋糾紛承租人電話法律諮詢服務」,
在服務時間內可以撥打法扶專線免費諮詢。
第三招:法可夢線上諮詢
如果想找人諮詢,卻又不想受到時間地點的限制,
法可夢線上諮詢隨時在線上等候您,
70位專業律師於平台中提供您專業的諮詢服務!
-
2024/12/20
如果網購時收到與訂單不符的商品,或者商品有瑕疵,
消費者有哪些法律規定保障權益呢?
-
賣家寄錯商品
如果是賣家寄錯商品,
消費者可以根據契約要求賣家提供正確商品,
而無需接受錯誤的商品。
-
商品有瑕疵
依據「民法」359條,
消費者有權保留商品,並要求賣家減少相應價金,
或選擇解除契約要求全額退款,
但是否可以解除契約,
取決於解約後是否顯然影響交易公平。
甚至,如果商品品質未達到賣家保證的標準,
或賣家故意隱瞞瑕疵,消費者還可以請求損害賠償。
-
最後,記得在發現商品瑕疵後及時行使權利!
根據民法規定,買家應在通知賣家後六個月內,
或收到商品後五年內,主張相關權利,
超過這段期間後,消費者就不能再主張以上權利。
-
2024/11/29
在網購盛行的時代,未取貨的情況時有發生。
許多消費者因臨時改變主意而選擇不取貨,
但也有賣家因此威脅要提告毀損罪,或要求支付退換貨的運費。
那麼,消費者在這種情況下到底需要擔心什麼法律風險呢?
-
個人因素未取貨
如果是因個人原因而決定不取貨,在法律上並不會構成犯罪。
根據「消費者保護法」規定,消費者在網購中有無條件解除權,
意味著你可以在七日內無理由退貨,
甚至在取貨前改變心意也並不違法。
而且,退貨時無需支付任何退貨或運費,
賣家也無權因未取貨而提告毀損罪或要求支付運費。
-
下單後惡意不取貨
但是,如果消費者有意多次下單且不取貨,藉此惡整賣家,
導致賣家蒙受損失,這就可能涉及到「刑法」第355條間接毀損罪,
此外,賣家還可以依「民法」中的「侵權行為」或「債務不履行」規定,
向法院請求賠償損失,例如退貨運費、包裝成本等等。
-
總結來說,一般的改變主意並不會違法,
但故意惡整賣家則可能讓你面臨刑事與民事責任。
因此,網購時務必謹慎對待,
合理地行使消費權益,才能避免觸法。
-
2024/10/25
你是否曾在網購包裹上看到這些標語?
「一經售出,恕不退換」
「開箱請全程錄影以免爭議」
這些條款看似合理,但其實違反了我國「消費者保護法」的規定
-
根據消保法第19條的規定,消費者進行網路購物時,
如果商家約定違反消保法相關規定,該約定則為無效。
換言之,商家單方面宣稱的「不退換貨」條款,不具任何法律效力!
-
至於「開箱請全程錄影」的要求,
看似是為了保障交易公平,
但其實這並非法律強制要求,
所以商家無法以此為由,
拒絕消費者行使退貨或換貨的權利。
無論商家如何標示,只要是通訊交易,
消費者都有七日無條件解除權,
在這段時間內可以無條件退貨,且無需說明任何理由。
-
當發現商家以不合法條款損害你的權益,
又揚言要「依刑法毀損罪提告」、「支付和解金」,
則很有可能是詐騙手法。
遇到這種情況,可以向當地的消保官申訴或申請調解。
若情況嚴重,可以向律師尋求協助,
委託律師寄發存證信函或律師函,要求賣家進行退貨。
如果賣家還是置之不理,最後可以考慮向法院提告。
-
2024/10/11
「網購完卻後悔了,我想退貨!」
根據我國「 消費者保護法 」第19條,
消費者享有「 七天無條件解除權 」。
換句話說,只要是 通訊交易 ,
你都可以在收到商品後的七天內無理由退貨。
-
無論退貨原因是因為商品與想像不符,
或是取貨後突然後悔了
都能行使這個權利,
彷彿人生擁有一個「後悔藥」!
-
但其實這個「後悔藥」不是萬能的,
根據「 通訊交易解除權合理例外情事適用準則 」第二條 ,
有些商品是不能退貨的!例如:
# 客製化商品
#易腐敗商品
#經拆封的影音商品或電腦軟體
這些商品退貨後就無法轉售,
或是具有容易複製的特性。
-
除此之外,
隨意退貨也有可能被商家列入黑名單
導致以後無法再購買商家的商品。
七天無條件解除權雖然是消費者的強力後盾,
但背後也存在許多限制跟隱藏的風險!
下次網購前,別忘了,再次確認你的購物清單
-
2024/8/9
你有遇過一些棘手卻不大的法律問題 嗎?
每次遇到這種情況,總是會很掙扎!
自己處理總擔心有不懂的地方,
請律師幫忙,除了考量費用的因素,
更怕請到的律師跟自己不合適......
-
我需要委任律師嗎?
其實找到一位合適的律師協助,
是有許多好處的。
律師能在第一時間協助分析案情整理爭點,
告知法律上的權利與可能面臨的風險,
律師也可處理書狀撰寫、代理出庭等事務,
對於工作繁忙者尤其方便。
-
面對刑事案件 ,是否需要請律師呢?
刑事案件可以分為兩種,
強制辯護案件 必須委任律師辯護
非強制辯護案件 視個人選擇委任
刑事案件建議委任律師!
律師在偵查階段中,
可以陪同當事人作筆錄,
避免當事人對自己不利的自白,
若案件經起訴進入法院,
審判中會有 #交互詰問 的程序,
也可以委任律師幫助當事人進行攻防。
-
若你還是無從判斷該不該請律師…
這時候「法可夢」就可以幫上忙啦!
法可夢每週開放時段提供線上諮詢服務,
讓你透過諮詢,判斷是否有委任律師的需求!
還有其他法律問題嗎?
趕緊留言告訴我們吧!